好東西,總該是有余味的。
無論什么,如果真的好,就該在擁有之后,在經過之后,在結束之后,還有些美好留存,令人流連不舍,久不能忘。
小津安二郎說,“電影是以余味定輸贏的”。仔細想想,似乎每一種藝術形式都是“以余味定輸贏的”。無論是戲劇、繪畫、音樂還是文學,如果讓觀賞者覺得沒有回味的余地,無疑就是失敗的。
過去人們形容好音樂,說是“余音繞梁,三日不絕”,這是至高的贊譽,雖浮夸,卻道出了音樂的魅力與魔力。相反,若是有什么音樂,聽時覺得婉轉悠揚,但聽過留不下任何余味,甚至使人厭倦,那就顯然不夠好。
美食也是?!渡嗉馍系闹袊穼а蓐悤郧湔f,好的食物,是能讓你心靈得到慰藉的食物,而非“簡單的口舌之歡”。真正的美食,在飽了口福和腸胃之后,還應該讓內心得到某種慰藉。好的食物,必有余味,吃時痛快淋漓,肚子飽了,還意猶未盡。
品酒就更是。衡量葡萄酒好壞的一項重要指標,便是余味。
“余味悠長”是任何一款好酒的必備特點,越是頂級卓越的酒,余味便越細膩、圓潤、悠長,
這是因為口腔內殘留的酒液含有的某些膠質與風味化合物會相互影響,使得不容易揮發的風味物質繼續留在口腔之中。因此,葡萄酒的余味長短,反映了一款酒本身的結構層次是否足夠復雜。
關于這個“長短”,西方人還制定了明確標準,和我們對音樂“三日不絕”這種浪漫主義的夸大不同,認真的西方人認為,一口葡萄酒飲下之后,口腔中的味道若10秒內消失,這酒就不怎么樣,若能持續20到30秒,便該是一款不錯的酒,要是余味能達到45秒甚至一分鐘以上,那就厲害了,一定是瓶精工細作的高品質佳釀。
葡萄酒的余味極其重要,因為這是一款酒留在人們腦海中的最后印象。余味自然有好有壞,糟糕的余味讓人產生惡感,又或者是消失得太過倉促而令人失望。好的余味則能夠持續帶來愉悅的感受,柔順、持久、優雅,讓人還想再飲一口。
那如何描述“余味”呢?
對于余味的描述,實際上并不容易表達到位。除了簡單的短促——中等——悠長等描述余味長短的詞匯之外,對于余味在口腔中的味道,有以下三大“類別”的描述語:
1. 順滑
常見描述語:柔滑、圓潤、醇和、豐裕、絲滑、松弛
順滑的余味是大部分人喜聞樂見的,也是高品質葡萄酒的標志之一。對于白葡萄酒而言,持續時間達到15~20秒的略帶尖酸的順滑余味是高品質的象征;而經過橡木桶陳年的紅葡萄酒,帶有甜蜜的煙熏和單寧氣息的余味最受追捧;在酒體較輕的紅葡萄酒里面,充滿干果味的余味體現了葡萄酒的高品質。
2. 辛辣
常見描述語:濃郁、辛辣、貧瘠、瘦削、銳利
這類型的余味相比起來更加濃郁強烈,帶有輕微的燒灼感。有些人認為這是酒精帶來的燃燒感,但實際上并不全是酒精的原因。不同的葡萄品種(赤霞珠和巴貝拉是辛辣型余味的代表品種)以及酒的酸度也會帶來這類型余味。
辛辣型余味同樣受到許多人的喜愛,特別是偏愛重口味葡萄酒的人群,但是有時候這也是一款酒失去平衡的標志。
3. 苦澀
常見描述語:尖酸、苦澀、干澀、堅實、粗糙
葡萄酒的苦澀余味,會像在口腔內壁刮削一樣讓人難受,通常這種感受來自于我們唾液中的蛋白質與一種叫做縮合單寧的物質相互作用的結果??酀陀辔峨m然在品酒時讓人不愉快,但是這類型的葡萄酒與味道濃郁、脂肪含量很高的食物卻是很好的搭配。
“人生和品酒,都是以余味定輸贏。”
的確如此。一瓶葡萄酒,若不能給人回味,縱使一氣兒喝完,也只是短暫的發泄,喝過也便喝過了,記不住,沒有享受的感覺。
人生亦是如此。安納托·卜若雅《病人狂想曲》中有一句話:“死之將至,所余唯風格而已。”人活一輩子,如果沒有留下一些值得后人回味的東西,毫無風格,無疑也是失敗的。
好的人生未必多風光、多驚艷,也不是非要大風大浪或者順風順水,但總是要活出點自己的意思,要把獨屬自己的光芒綻放出來,從而經得起細致長久的品味!